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創作組畢業,創作媒材以膠彩為主。以電影空鏡頭一般地描繪城市中的非空間,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人間煙火,寫意於平淡。 個展《淡淡幽情》靜慮藝術、個展《漫散記》靜宜大學藝術中心、聯展《虛舟行》宛儒畫廊、《離散的夢土》宜蘭美術館等。 曾獲、歷史博物館《陳進藝術文化獎》、《高雄獎》入選等。 作品受文化部『藝術銀行』典藏。
《茶店仔一遊》 「茶」在各種場合、各種階層有著不同的角色。 一壺茶,一碟瓜子,來客意不在茶,「清茶館」是排遣孤獨寂寞的所在。沒有昂貴的裝潢,這樣的場所音聲喧擾,卻更使人感到寂寥。因之略去了多數俗麗的塑膠裝飾,只留下一桌一椅,舊庭院的低圍牆,圈出一片曖昧不明的氛圍。 美麗的事物自有其媚,鄙陋也有其趣,平淡雖不足奇,我在其中找尋真味。

《烏魚寮》 台灣有個很有趣的習性,臨時或短期的用物,只要最低限度地堪用即可,因此用鐵皮跟塑膠布就能迅速搭建出一個可用空間,毫無美感,因為只是為了短時間的利用。有個專門詞:「非空間」。烏魚寮連非空間都稱不上,魚塭也不是海,烏魚也不是魚,牠們的本體是卵,肉身是殼。一車車的烏魚俐落的被劃開,取出本體,紅色的血在綠色塑膠不上,功德圓滿。 烏魚與人都沒有出現在這個畫面,僅是留下餘溫的空間。

《無名麵店》(瓦斯桶) 小吃店的生財器具大多來自制式生產,不需要特色的白鐵皮器具。無論賣吃食或是買吃食的人,都僅為解決肚腹的問題。某日偶遇一間麵店,陰暗的門面,僅一單口爐灶連著瓦斯桶,小菜的玻璃櫃子像是臨時湊合出來的,門口用夾板做的招牌卻是寫著「台中美食」,不禁為店家的幽默折服。戲劇中以一桌二椅象徵了所有,也許這些組件也能構築出台灣生活中,百無聊賴的角落一景。

線上展廳連結:林莉酈 Mozilla hubs